河南新市民之家

搜索

河南新市民:如何动员新市民群体融入社区

2024-8-31 13:54| 发布者: 河南新市民| 查看: 442| 评论: 0

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据国务院新闻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据国务院新闻办827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已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身份上的转换,还面临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问题。社工能够发挥专业优势,以需求为导向,服务新市民群体。来看一篇实务技巧文章,介绍社工如何动员新市民群体融入社区。

   促进新市民群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加快其社会融合进程,对有序扩大基层民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市民的强流动性、弱主体性增加了群体的动员难度。基于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了动员新市民融入社区的“四字诀”。


情感动员

   乡村社会的运作离不开人情法则,为此,社工在进驻社区后,可优先基于新市民家庭式迁移的需求和特点,开展一系列亲子服务、党群便民服务等,通过高频率互动让社工与新老市民之间、新市民与老市民之间、新市民群体之间逐渐建立“脸熟”关系。在此基础上,社工通过政策解读、资源链接等方式,协助部分新市民解决诸如入学难、租房难等实际困难,进一步建立一种以情感成分占主导、利益交换为次的情感型混合性关系。当社工动员新市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时,部分新市民就会基于与社区党委、社工及老乡的人情关系响应加入,以情感动员的方式完成动员工作。


情理动员

   新市民愿意融入社区治理,除了“情感-利益”相互作用外,群体对社区治理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也至关重要。为此,社工在提供普惠性服务基础上,联动社区党员、网格员等主体,通过入户走访、流动议事桌、社区大讲堂等方式,向新市民持续宣传社区共建的理念和新市民参与的重要性,初步在新市民群体中播下“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种子。与此同时,为克服新市民常年处于社会经济与政治地位“双重边缘化”所带来的社区弱参与困境,社工可以从新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切入,通过意见征集、实地勘察、选址讨论、多主体沟通协商等方式,最终推动问题的解决。新市民直观感受到共同参与带来的成效后,“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认同进一步内化。社工通过理念宣导、以案说理等“情理”手法开展动员,居民(包括新市民)往往会因为“受到尊重”“换位思考”等思想而自发参与到社区共治队伍中。


规则动员

   规则既包含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利于新市民融入社区治理的政策制度,又包括村(居)委会因应当地实情而制定的村规民约、治理办法等。一方面,社工可以借助本地新市民积分制服务管理办法,有策略地动员家庭式迁移的新市民通过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获取相应入学/入户积分。另一方面,在社区党委的统筹支持下,社工可以协同社区进一步细化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范畴与方式,如新市民可通过“线上+线下”问题征集平台反馈诉求、参加议事会、加入新市民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事项民主评议会等方式,参与事关出租屋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睦邻关系的各项公共事务。借助政策制度、村规民约及明确的参与办法,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技术动员

   参与社区治理是新市民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情感关系、价值认同和制度建设是影响新市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在动员新市民参与的过程也少不了技术支持。社工可运用三项技术:

   一是榜样示范法。优先选择宝妈、辖区企业管理者、新市民党员等在群体当中具有一定公信力或影响力的新市民作为动员对象,并借助他们的感召力,以“滚雪球”的方式持续吸引其他新市民参与。

   二是情景领袖法。新市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目的及能力各有不同,需要针对新市民的参与状态和参与范畴等维度,动态调整动员风格。例如,对于因政策导向而被动参与且参与能力较低的新市民群体,可以使用“指令式”动员方式,直接告知新市民志愿者参与任务、工作流程等,以便其快速适应并参与;对于参与意愿强但能力不足的新市民,则可以通过知识讲解、亲身示范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居民沟通、意见收集、民主议事等社区参与所需的能力。

   三是实训作业法。针对新市民群体的特点,如劳动密集型社区的新市民大多工作繁忙且文化程度有限,社工在对新市民群体进行社区治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时,可以将计划传播的知识融会到实践中,带领新市民在练中学、学中用。

   动员新市民群体融入社区治理不仅有赖于正式支持系统的制度保障、社区熟人氛围的营造以及居民责任意识的重构,也需要社工在面对居民时能坚信共建的力量,活用各种专业技术,持续激发和培育群体的内在参与动力。

作者:张志华 陈子妍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4月下刊,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编辑: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 梁永智

 

打赏鼓励一下!

3人打赏

返回顶部